語種:漢漢
分類:專業語詞類
標籤:方言
索引:解釋
台灣話(台羅拼音:Tâi-uân-uē,白話字:Tâi-oân-oē),或稱台語、河洛話、鶴佬話,為閩南語一支。
於在鄭、清統治時期,特別是清代海禁開放後,大量大陸移民湧入台灣,以中國福建南部的漳州閩南人和泉州閩南人佔多數,其帶來的閩南話取代了台灣原住民的臺灣南島語言,成為在台灣占統治地位的語言,並逐漸演化為有別於原鄉特色的台灣河洛話。雖於日治時期及中華民國治理台灣後,日語與現代標準漢語(中華民國國語文)先後取代其通用語地位,但台灣河洛話迄今仍為台灣第一大母語、及使用量第二的語言。根據2008年中華民國年鑑,台灣大概有73%的人會使用台灣河洛話。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西部平原地帶、北部丘陵及蘭陽平原,故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總體上說,台灣河洛話南部偏內埔腔,北部偏海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