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n.
文字獄之稱,最初見於龔自珍《史詩》的「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梁謀」名句。
在清代,黎民百姓對前朝帶有極為深厚的眷戀不捨之情,又或者,他們對現實的生活有所唏噓感嘆。即使這些人對當政者歌功頌德,沒有叛逆意圖,亦因其所表出的感情未能受當政者接受,為當政者所不容。故此,常籍文字獄而乘機除之而後快。不論那一個朝代,文字獄都會被用作為政治黨派互相鬥爭的工具,用以清除異己。在黨派鬥爭之時,文字獄即可牽連其他黨羽。
朝廷執政者為顧全大局,穩固自己的勢力;同時為要拑制人民的思想,控制人民的感情,故而不得不犧牲某些人,以作殺一儆百之效。而為除去這些異己者,文字獄遂成為了最簡單、最方便、最快捷的不二之法。
文字獄最使人顫慄的是,受害者不單是原作者本人,即使其家人、親人、朋友以至同僚都受牽連,誅九族的情況舉目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