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 |  大眾字 |  産品 |  句庫 |  學習 |  社區 |  電子書包教育專區
用戶登入 | 用戶註冊

白豬籠草 

語種:漢漢
索引:解釋 相關資料
解釋
無詞性

白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alba)是西馬來西亞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其種加詞來源於拉丁文「albus」,意為「白色的」,指其上位籠的顏色。白豬籠草廣泛分布於馬來西亞最大的國家公園——大漢山國家公園中的大漢山的高地山坡上,海拔範圍從1600米的地區至2187米的頂峰之間。在大漢山以外的地區是否存在白豬籠草尚未清楚,但採集於大卑士山(Mount Tapis)的標本也表現出白豬籠草的形態特徵。

20世紀初,英國植物學家亨利·尼古拉斯·里德利考察了馬來西亞,並攀登了彭亨的大漢山。在考察期間,里德利發現了兩種豬籠草。1908年,他將其中一種具有細長捕蟲籠的豬籠草命名為瘦小豬籠草(N. gracillima),其捕蟲籠為綠色,上面具有明顯的黑色斑點。1924年,里德利描述了第二種豬籠草,並將其命名為白豬籠草,其具有小型的白色捕蟲籠。

自從里德利發現這兩個物種後的一百年間,學界對於這兩者的分類一直存在著錯誤。一部分植物學家認為這兩個種群實為一個物種,而另一部分植物學家則將其歸入了其他豬籠草的名下,如岔刺豬籠草(N. ramispina)、邦蘇豬籠草(N. bongso)和欣佳浪山豬籠草(N. singalana)。

2008年,史都華·麥克佛生再次對大漢山進行了考察,並試圖弄清該山上豬籠草的分類關係。他觀察了大漢山高地山坡上的兩個獨立的豬籠草種群的形態特徵,發現其與里德利對於瘦小豬籠草和白豬籠草的原始描述相一致。這兩個豬籠草種群的捕蟲籠的形狀、顏色和大小都不同。它們分布於不同的海拔高度,且原生地並不重疊。所以史都華·麥克佛生認為里德利對於這兩個種群的分類是正確的,白豬籠草與瘦小豬籠草是兩個獨立的物種。

相關資料
形態特徵
白豬籠草的下位籠可高達12公分,寬至4.5公分。其下半部為卵形,上半部較窄,通常具有明顯的籠肩,為圓柱形或略為漏斗形。腹面的籠翼可寬達7公釐,翼須可長達10公釐。唇可寬達8公釐,唇肋可高達1公釐,間隔可達1公釐。唇為圓柱形,前部較窄,基部平展。唇齒長2公釐。籠蓋為圓形或橢圓形,可長達3.8公分,寬至4公分,無附屬物。籠蔓尾通常不分叉,可長達13公釐。
白豬籠草下位籠的顏色非常統一,外表面為深紫褐色,常帶有深紫色的斑點。內表面為均勻的淺紫色,偶爾具有紫色的斑點。籠蓋兩面都為淺紫色或紅色。唇為深紫色或黑色。
白豬籠草的上位籠可高達13公分,寬至4公分。其下半部為窄漏斗形或卵形,上半部變窄,通常具有明顯的籠肩,籠口下為圓柱形。籠翼縮小為一對隆起。唇可寬達7公釐,兩側和基部略扁平或完全不扁平。唇肋可高達0.5公釐,間隔可達1公釐,但其往往較為模糊,難以分辨。其餘部部與下位籠類似。
上位籠的外表面和內表面主要為白色,但其下半部也可能為黃綠色。同時,其外表面和內表面上通常還具有紅色或粉紅色的斑點,但斑點的多少不定。唇通常為白色,偶爾具紅色或粉紅色的條紋。籠蓋可能為白色、紅色,或具紅色或粉紅色的斑點。白豬籠草上位籠的顏色變化多端。90%的白豬籠草上位籠為白色,其內表面或外表面具紅色或粉紅色的斑點。9%的為全白。剩下1%具帶狀的紅色斑點,整體呈現出紅色、粉紅色或橙色。
生態關係
在低海拔地區,白豬籠草生長於矮小的高地山地森林和灌木叢中,大部分存在於山脊頂部和高地山坡。在此,白豬籠草具有多分支的莖,可長達5米。常攀附於周圍的植被上,並能耐受強烈的直射光。在高海拔地區,特別是大漢山的高地山坡,白豬籠草生長於矮小的灌木叢中或植被稀疏的開闊地中。其植株常為蓮座狀,或具有較短的匍匐莖。在山頂,大部分白豬籠草都生長於沼澤中,周圍生長著矮小的沼澤草本和蘭科植物。在這樣無遮擋的條件下,白豬籠草大大的矮化,其帶花標本常僅長25公分。
詞條貢獻者: JinJQ  
 貢獻者按積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已有0次好評
[ 返回大眾字首頁 ]
詞條訊息
當前版本:第0次更新
最近更新:2013-07-29
詞條創建者:JinJQ
大眾字關係雲
查看關係雲    完善關係雲
還沒有關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