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詞性
服用藥物後駕車。
臨床上服用後會影響駕車的藥物多達十幾類,多是用於治療一些常見疾病的,其中最常見的是感冒藥。由於這些藥物中含有抑制中樞神經的成分,人在服用後會產生嗜睡、頭暈、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這些因素將嚴重影響駕駛人的駕車安全。
藥物都具有確定的劑量和用藥的物件,從藥理學角度看某些藥物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強度超過了酒精,甚至一些中藥乃至保健品也可能影響到交通安全。
1999年,法國當局規定所有可能影響人們駕駛的藥物的藥盒上必須有明顯的標誌;2005年,又進一步明確該標誌,須用不同顏色的汽車圖案來提醒人們,標誌共分為3個等級:
第1等級的標誌為黃色,提醒服藥者“請當心”,並提示“未閱讀本藥品說明書,請不要駕車”。這樣的藥物一般對駕駛者來說風險較小。說明書中還警告人們,一旦覺得服藥後有副作用,就不要再開車了。
第2等級為橘色,即“要很小心”,沒有聽取醫生或藥劑師的意見請不要駕車。這類藥物對大部分服藥者均會有影響。駕車者買藥時,如果看到這樣的標誌,要向醫務人員詢問是否還能駕駛。若沒有諮詢專業人員,千萬不要開車,以免因眩暈等問題引發交通事故。
第3等級為紅色,警告人們要“當心危險,不能駕車”,何時能恢復駕車,請徵詢醫生的意見。市面上有約5%的藥物標有紅色警告標誌,如安眠藥等,該標誌能直接影響人們的駕車行為。
目前在法國,人們買藥時,藥劑師都會及時提醒相關注意事項,再三囑咐購藥者“吃完藥別開車。”而且,有近1/3的藥物包裝上標有駕駛等級。法國有關當局認為,正是由於這雙重保障,才大大降低了人們藥後駕駛可能引發的事故。